doc文档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育专区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 文档预览
5 页 706 浏览 3 收藏 4.8分

摘要:《电磁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电磁铁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之后电磁铁又广泛应用在各种用电器中。电磁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制作铁钉电磁铁。学生自己在铁钉上绕线圈做铁钉电磁铁,自然就很容易理解什么叫电磁铁了。反复几次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学生会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通过测试自己做的电磁铁能吸起多少根大头针,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是什么在影响我的电磁铁的磁力?我的电磁铁磁力能够大一些吗?这将留待下一节课研究。第二,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铁钉有没有南北极?学生用原来学过的磁铁的性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那就是各小组钉尖、钉头的南北极不是都一样。这就引出了研究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这个问题也会圆满解决。学情分析“电磁铁”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身边可以找到许多实例。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身边的哪些电器应用了电磁铁了解的非常不够,因为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电磁铁。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就要先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然后再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六年级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以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自主去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去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2.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过程与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1-10-10 01:32:02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湛江市2016年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比赛《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版本:教科版)单位:南三区中心小学????? 任教老师:何真祥《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版本:教科版)任教老师:南三中心小学?????何真祥【教材说明】《磁铁的两极》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课。 对于磁铁,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前概念,对磁铁的探究也比较感兴趣。《磁铁的两极》让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磁铁上有两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3.0 分 9 页 | 17.94 KB
  •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小学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科学探究能力,由于本课的教学是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知道电磁铁的组成和电磁铁的性质,也认识了电磁铁和它的制作方法 ,学生们都希望做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所以本节课通过做实验让学生经历寻找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意识和不断深入研究的探索精神 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的磁力(一)》的内容,这一课的重点是设计并完成对比试验——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的关系,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假设——
    4.8 分 5 页 | 34.50 KB
  • 教案教学单元课题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总(4)课时5.盐和糖的溶解第(1)课时1、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操作的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教学准备食盐、糖、搅拌棒、量筒、烧杯、自来水、抹布。难点: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比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品尝饮料,复习引入。
    3.0 分 20 页 | 47.30 KB
  • 5-2“小磁针”的奥秘一.教学任务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然》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材第五单元《磁极与指向》的第二课时,属于《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物质科学”模块下 2.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通过“磁铁”单元的学习,对于磁铁已经有了一些初步认识,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的两端有差异,不同磁铁两端靠近时有相互排斥和相互吸引的现象。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
    4.7 分 4 页 | 40.00 KB
  • 1.水到哪里去了【教材简析】这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在教科书上共3页,分为3个版块:教科书第2页,聚焦版块,展示了幅占据一整个页面的水。聚焦部分的问题是“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 指明了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研究水的其他形态。教科书第3-4页的探索版块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个活动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用水洗手,不用擦手也会干。这些水去哪儿了呢?学生通过尝试解释日常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水的感性认识。
    3.0 分 61 页 | 567.82 KB
  •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李昌林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 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1. “磁铁”单元,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3.0 分 6 页 | 62.50 KB
  •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空气占有空间吗》是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起始课。主要包括四个教学活动:第一,认识什么是占空间。 第二,通过三个活动验证空气能够像粉笔、水一样占据空间。第三,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第四,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一年级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对空气有了一些的认识: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并不真正是空的,它们里面有空气等等的认知。
    3.0 分 14 页 | 74.50 KB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课题水到哪里去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科学知识学习目标1、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2、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3、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科学探索:1、通过现象观察 ,分析、猜测水到哪里去了2、通过活动体验,研讨影响水蒸发因素3、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科学态度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重点1、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2、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 3、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难点1、通过现象观察,分析、猜测水到哪里去了2、通过活动体验,研讨影响水蒸发因素3、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3.0 分 105 页 | 5.63 MB
  • 1.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1课。教科书从冰箱贴引入,引领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发现磁铁虽然形状各异,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吸”在铁上。 同时,学生很快发现,生活中很多物体上都能找到磁铁的踪影。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回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磁铁,引出本课的核心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 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检测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思维辨析,充分发表关于“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在材料上的共同特点”的观点,并在习得概念后进行迁移应用(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让科学概念的建构更完整。
    3.0 分 7 页 | 557.99 KB
  •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姓名: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它具有功能,还能让我们观察到很1、放大镜又叫多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蟋蟀的耳朵长在,4、通过放大镜观察可知: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苍绳的眼睛是。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叫做。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果的显微镜,为8、荷兰生物学家了能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和,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0 分 3 页 | 48.5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