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x文档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

专业资料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 文档预览
2 页 659 浏览 16 收藏 4.9分

摘要: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2008-01-20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儒家和基督教对于人类心灵和人格的影响及塑造都是巨大的。近年来中外学术界屡有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的尝试。本文想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目的是想从中引申出一些对当代情境之中的道德实践的有益思考。[1]一、概念和问题描述康德曾经明确表示,关于道德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种学问,一种是研究道德论证的学问,另一种是道德原则如何与经验结合的学问。前者是康德所谓的纯道德哲学,后者属经验知识,康德称之为实践人类学,相当于今天的心理学。当然,康德主要关怀的是道德论证。而且我们看到,在康德的伦理学中,道德原则的论证基本上独立于道德心理。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不牵涉对人的感情方面,例如情感和喜好的哲学假定,更确切地说是刻意排除这些假定。当然,康德的道德论证本身或许也可以说是蕴涵了对道德心理的某种预设,因为对康德来说,已经论证为合理的道德原则意味着这些道德原则就是道德主体有相应的能力去实践的原则。但即使如此,这种心理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人的情感和内在性情,而是从理性的义务概念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心理。从康德的道德观念中,人们或许不难找到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影子。但实际上,从掌握关于道德的知识到道德实践的转化,这一过程并不是自动发生的,中间显然还隔着一条或深或浅的`鸿沟。因此,对道德心理问题的深入探讨显然是有实践意义的。我们这里所讲的道德心理,主要是指促成人们将道德知识或道德原则转化成实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机制,即情感上愿意去实践和追求某一道德、意志上有持之以恒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 第 1 页 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 第 2 页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1-02-10 07:26:12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儒学在两汉取得独尊地位之后,随着魏晋以来的思想流变,逐渐受到冷落。直到宋代,才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性命义理之学)。 它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唐代三教融合与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首先,在内容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
    4.8 分 1 页 | 25.50 KB
  •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3.0 分 4 页 | 163.15 KB
  • 近代以降,很多思想家都把传统社会的弊端之一归咎为“公德阙弱”,他们大多认为儒家道德对于树立社会公德观念意义有限。 因此,阐明儒家的公私道德观的现代意义,首要之务就是澄清一些观念,转变国人看待儒学的这种思维方式。 “公德”与“私德”主要是根据所涉及的领域来区分:凡直接涉及他人(尤其是陌生人)的人际交往、群己关系和公共空间、公共财物的领城皆为公共领域,与此相关的道德属公德;凡仅仅直接涉及与个人相关的空间和财产的领城则为私人领域
    4.7 分 11 页 | 133.16 KB
  • 借鉴儒家经典,促使学生成才武汉市蔡甸区侏儒中学夏俊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理论依据。在目前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已经存在一些儒家经典的篇目。 比如《论语》、《孟子》、《荀子》、《左传》等书,还有一些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的古代诗文比如《过零丁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等也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着儒家思想中一些优秀的东西 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为仁,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现代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锻造学生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4.9 分 3 页 | 19.50 KB
  • 儒林外史读后感: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官场风气之恶与廉洁奉公精神(1)《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通过对小说中官场风气之恶和廉洁奉公精神的揭示,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道德准则,也能更好地认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整个小说贯穿着“功名”二字,表达出大部分人都将功名利禄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并因此做出种种违背良知和道德准则的行为。
    4.7 分 7 页 | 15.06 KB
  • 《宋明理学》基础练习1.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 其相同点是()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D.解决意识形态问题2.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份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3.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
    3.0 分 7 页 | 19.39 KB
  • 忠孝与神仙的传说忠孝与神仙,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两回事。从思想上说,忠孝是儒家人伦学说的基本价值,所注重的是世俗社会的人伦关系;神仙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理论的最高追求,所突出的是生命关怀和精神自由。 从历史来看,在数千年的社会演进中,儒家一直是国家社会的正统学说,在世俗的道德伦理建设中居主导地位,道教则是以“裨益世教”的积极态度面向社会,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并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积极影响,济世以度世 虽然,历史上有一些儒生从自己的本位出发,批评道教有“怪力乱神”之嫌。但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和维系华夏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力量又是相互作用和补充的。
    4.6 分 5 页 | 32.00 KB
  •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庸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中庸心得体会1《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4.7 分 6 页 | 24.00 KB
  •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而通过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各种专门考古也有很大的进展。儒学考古就是其中之一。 儒、佛、道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思想文化体系,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无疑是儒学。 考古学界素有以石窟寺研究为主流的中国佛教考古,其集大成者为宿白先生的《中国石窟寺研究》;而道教考古则是自张勋燎、白彬先生写成《中国道教考古》后,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考古体系。
    3.0 分 8 页 | 284.50 KB
  • 师德涵养学习体会在师德涵养中学习了20门课程分别是:《论语》天天见5560则、《论语》--第一讲、《论语》天天见13-24则、《论语》天天见7-12则、《论语》天天见49-54则、《论语》天天见37-42 则、《论语》天天见13-18则、《论语》天天见67-72则、《论语》天天见43-48则、《论语》天天见25-30则、《论语》天天见31-36则、《古典诗词的魅力》、《书法史与书法实践》、《学记》导读、《 礼记》选读、《古文字学基础》导读、《中小学教师为什么学国学》、《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德》、《儒家思想与为师之道》。
    3.0 分 3 页 | 17.55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