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x文档 古诗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翻译赏析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 其它 > 文档预览
3 页 1628 浏览 11 收藏 4.6分

摘要:古诗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翻译赏析《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作者为宋朝诗人孙诛。其古诗全文如下: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赏析】起首“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摧人去!”这两句是牢骚话:刚刚二更时分,城楼上还要敲三通鼓才天亮,何必这么死命地催人走呢!据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翰林学士孙洙某晚正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有美女侍妾奏乐助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心下不愿,故出怨语。“何须抵死催人去”就是本此而发的牢骚。说:“尚有三通鼓”,而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天亮还早,希望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抵死”,犹言死命、拚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愿,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一边匆匆上马,一边却还恋顾那美妙的琵琶声,深以未听到曲终为憾。琵琶的1 诱人魅力来自那位弹奏的女子,言外蕴含着对其人的深情眷恋。然而迷人的女乐,终究抵不住皇命的催逼,他只得无可奈何地上马离去了,但那声声琵琶似乎一直萦绕耳际。上片四句,一气流注,节奏快速,皇命催人、刻不容缓的气氛顿出,从而反衬出词人不愿从命而又不敢违命的矛盾感情。过片写主人公恋恋不舍,人虽已上马,心尚留筵间,一路上还出神地回头凝望。但马跑得快,老天更不凑趣,又下起蒙蒙细雨,眼前只觉一片模糊,宛如织就一张漫天的愁网,连人带马给罩住了。“廉纤雨”,蒙蒙细雨。“无边丝雨细如愁”,这廉纤细雨,既阻断了视线,又搅乱了心绪;借景语抒情,情景凑泊而有酝藉之致。“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玉堂,翰林院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古诗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翻译赏析 第 1 页 古诗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翻译赏析 第 2 页 古诗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翻译赏析 第 3 页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0-07-03 01:13:27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古诗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翻译赏析《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杨基。其古诗全文如下: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注释】①菩萨蛮:词牌名。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②娟娟:美好貌,言月光皎洁,月色妩媚。③姮娥:即嫦娥。 【赏析】这是一阕以机趣见巧的小词。似若咏物,实系喻理。其所表现的“理”,初一读再也简单不过,梨花在与皎月争胜斗艳。上片说因为有月光,雪样白的梨花被淹化了,分不清“花月”。诚然,这也可谓以月色比衬花容。
    5.0 分 2 页 | 16.01 KB
  • 黄鹂三两声。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我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黄鹂那婉转动听、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出典]北宋王安石《菩萨蛮》注:1、《菩萨蛮》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2、【注释】①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3、【译文】依山傍水之处,有几家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茅屋,在草堂前的垂柳下,一个窄衫短帽的老人悠闲地漫步。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
    3.0 分 11 页 | 22.10 KB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意思“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2、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3、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翻译】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4.6 分 8 页 | 18.40 KB
  •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苏轼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前言】《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回文词。 ⑵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⑶冰:用作动词,使······冰冷。 ⑷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翻译】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3.0 分 7 页 | 14.67 KB
  • 古诗隋王鼓吹曲登山曲翻译赏析《隋王鼓吹曲登山曲》作者为南北朝诗人谢朓。其古诗全文如下: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赏析】这是作者在荆州奉随王萧子隆之命写的《乐府·鼓吹曲》十首中的第九首。写登山游览,流连忘归之意。诗首句点题写“崿”。“崿”,即题中所登之山。 但有山色而无水光,景色虽佳,总感欠缺。故下句紧接着写水。
    4.7 分 4 页 | 16.96 KB
  • 古诗和尚敬茶翻译赏析文言文《和尚敬茶》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前言】和尚敬茶是蒲松龄先生小说《聊斋志异·卷六·鸽异》中的一个故事,以此来暗示当时的社会风气。 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 (7)及:以及(8)进:进献(9)待:等待(10)铛臼(iù):烹茶的工具(11)伏谒(yè):拜见(12)惑:迷惑不解(13)恒:常常1 (14)然:……的样子(15)其:其中(16)甚:很,非常【翻译
    4.7 分 2 页 | 15.97 KB
  • 古诗答吕翌山人书翻译赏析文言文《答吕翌山人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 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方今天下入仕,惟以进士、明经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1 熟时俗,工于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不复振起。
    4.6 分 4 页 | 16.98 KB
  • 古诗十九首原文|赏析|翻译古诗十九首原文|赏析|翻译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翻译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0 分 1 页 | 15.04 KB
  • 古诗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翻译赏析“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出自《眉眼口鼻争能》,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 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吾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吾上?”眉曰:“吾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个面皮安放哪里?” 【翻译】眉毛、眼睛、嘴巴、鼻子四种器官,都有灵性。有一天,嘴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能力,位置摆在我的上面?”鼻子说:“我能够辨别香味和臭味,然后你才知道什么可以吃,所以我的位置在你上面。”
    4.6 分 2 页 | 15.54 KB
  • 南宋古诗词《菩萨蛮·湘东驿》原文及赏析《菩宋萨代蛮·:湘东范驿成》大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赏析】 词题标明的湘东驿,在南宋时属萍乡县,即现今江西西部、靠近湖南的萍乡市西。当时是比较闭塞的山乡。 上半阕首句点明了客行所至的地点——湘东驿,“忽到”二字,便有非所预想、难料今日的意味,可见远迁广西本非己愿。然而“岂不归怀官有程”(陆游句),官事在身,明朝不得不继续前行,进入潇湘(湖南二水名)之境。
    3.0 分 8 页 | 15.21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