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x文档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高中阅读)

教育专区 > 高中教育 > 政史地 > 文档预览
10 页 1291 浏览 8 收藏 4.9分

摘要: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范曾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 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其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 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19-06-04 02:12:01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 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 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事实确乎如此。
    3.0 分 9 页 | 15.57 KB
  • 中国画的“守”与“变”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迭变,近至20世纪中国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需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例外。 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3.0 分 5 页 | 15.05 KB
  •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 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3.0 分 4 页 | 15.66 KB
  • 秋兴(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曾子说:“______,______。”他认为,读书人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3.0 分 5 页 | 14.24 KB
  • 河池市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中国诗与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虽分属于语言和造型两个艺术种类,有着各自的审美特征,然而二者间却紧密相连。中国诗与中国画在文化基础、境界追求,以及对情与意的表达上是一致的。
    4.9 分 12 页 | 127.64 KB
  • 中国象征文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写到“海”的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 不过,这里的“海”恐怕很难说有什么象征意义,而流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作为一种意象,则被文人们赋予了多种意义。 水的洁净和滋生功能,使它象征了纯洁和生命的代序,直接地渗透到诞生、成年、婚嫁与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中。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述安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
    3.0 分 8 页 | 15.88 KB
  • 中国绘画的“业余精神”宋元以后,中国绘画形成了一种“业余精神”传统,即“画画应是文人业余的艺术修养”。一方面,文人追求一种完整人格,反对职业化艺术;而现实中,很多文人却不得不靠绘画来谋生。 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应具备完整的人格,而不应成为擅长某种技能的器具。这种文化心理逐渐发展成了对业余的崇拜,不仅影响到绘画,也延伸到文学、建筑等领域。 随着财富增多和教育水平提高,文人数量远超官僚机构的需要,边做官边画画的业余之路走不通了,所以文人开始以绘画等才能谋生,成为职业画家或作家。
    3.0 分 4 页 | 15.23 KB
  • 议论文阅读《继承优秀传统基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共6分)①谁也不曾料到,2019年夏天,一部起先不被看好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完成逆袭,成为电影暑期档的一匹“黑马”。 作为演绎经典的国漫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的②创作“新经典”“新时尚”,成功在于它善用文化瑰宝,继承优秀传统基因。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丰富而精巧。
    3.0 分 2 页 | 17.00 KB
  •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 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3.0 分 4 页 | 15.25 KB
  •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黑米花生粥中国是一个很注重养生的国度,对于养生之道深谙其中,古有华佗的五禽戏起强身健体之作用,再辅以各种各样中药食谱加以调养,而在中国的漫漫长河中,涌现了很多关于关于养生的食谱 ,而其中黑米是一种较常用的养生食材,本期为大家介绍一道黑米花生粥。 中国人大多喜食大米,而忽略了黑米具有的营养价值,多食黑米可以开胃、活血养肤、明目等作用,在加上与红豆这种消暑佳品搭配起来,红豆可止吐、消腹胀等功效,对脾胃虚弱的较合适,在黑豆加花上粥的花做法生如。
    4.9 分 2 页 | 16.13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