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教育专区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 文档预览
5 页 864 浏览 10 收藏 4.7分

摘要:江源区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集备学校:白山市第26中主备教师侯贤忠课时集备教师王治海王海艳课题1课时课型新授课第13课东汉的兴亡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官僚地主兼并土地、豪门世族跋扈、私人武装不断出现,东汉王朝逐教学目标渐走向衰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用古代盛世同当今中国的情况比较,认识到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教学重难点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难点:东汉衰败的原因及表现,比较“光武中兴” 与“文景之治”的异同。自主、合作、教法探究教具准备流学教多媒体图片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学具准备课外资料二次备课 程导入新课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来安邦定国、重整朝纲,那么是谁建立了东汉政权。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3课。第13课东汉的兴亡(板书) 第13课东汉的兴亡板书设计1、光武中兴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3、黄巾起义课后反思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0-11-19 08:18:47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一、秦始皇巡游的目的晚年秦始皇不怕天不怕地,也不怕人也不怕鬼,他最害怕是什么?就是死亡。我们知道富贵荣华之人,包括许多有钱的富翁老干部,到了晚年最怕就是死亡。 因此,长生不老就是秦始皇他最大的追求,而不老仙丹和那些万岁不死的仙人,据说都存在于虚无缥缈的遥远的海上。 当皇帝的11年间,秦皇帝共有5次巡游,分别是始皇27年、始皇28年、始皇29年、始皇32年,以及始皇37年。也就是说始皇27年,公元前220年,嬴政第一次出巡,他那次还真不是为了玩。
    4.8 分 3 页 | 56.12 KB
  • 第13课两汉的经济 一、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二、农业的新成就1、兴修水利治理黄河2、改进农耕技术•农具的改进:犁壁耧车•牛耕技术的改进:二牛抬扛耕作法 3、粮食作物的种植北小麦南水稻4、蔬菜的栽培温室栽培 ,比欧洲早1000多年5、桑麻的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和养蚕的国家 三、手工业的兴盛1、冶铁:煤作燃料(西汉)杜诗发明水排(东汉)--比欧洲早1000多年。 著名的冶铁中心:宛、巩
    3.0 分 14 页 | 691.00 KB
  • 13精卫填海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学习目标:1、能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难点)(突破方法:自主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体会)3、能借助教材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课文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因为在东海游玩而不幸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3.0 分 30 页 | 5.52 MB
  • 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闵行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 C.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D.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12.
    4.9 分 21 页 | 42.52 KB
  •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巩固复习:1.古代埃及文明起源于哪一大河流域?2.古埃及国家兴亡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兴起?统一?强盛?灭亡?)3.古埃及统一后经历了哪三个时代? 4.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建筑学、天文学、文字)5.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6.如何评价金字塔? 古埃及古代巴比伦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之二 导学提纲:1.两河指的是哪两河? 四大文明古国中发源于两河流域的是?2.两河流域国家出现于何时?初步统一于何时?3.古巴比伦何时由谁完成统一?他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还有何贡献?4.《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意义?5.
    3.0 分 31 页 | 4.34 MB
  • 在当前形势下,举办这种形式和内容的研讨正逢其时,意义重大。习近平同志在开班式上为学员讲了十分重要的第一课。通过学习,我深受教育、启发。对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秦帝国、大汉王朝,都从兴盛走向衰亡;从贞观之治到安史之乱;从康乾盛世到嘉道中落;李自成的灭亡、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等,历经兴衰治乱,周而复始。 我们的先贤从历史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3.0 分 3 页 | 15.50 KB
  • 李密 背景简介 李密,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太子侍从官)。 晋武帝邀请李密出山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故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宏之胸怀。 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天下,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理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而李密身系蜀汉,无心出官,写奏章推脱。本文就是此时所写。
    3.0 分 53 页 | 1.96 MB
  • 端木蕻良 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端木蕻良,(1912.9.25——2019.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作者简介:端木蕻良30年代中期“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之一,这一流派都是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年轻作家,如萧红,萧军等。
    3.0 分 41 页 | 900.51 KB
  • 他们用商纣王、周幽王、汉成帝、唐明皇四位君主分别被苏妲己、褒姒、赵飞燕、杨玉环美色迷惑,不爱江山爱美人,骄奢淫逸,最后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女人是祸水”,她 们足以“倾国倾城”。 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大雅》和《小雅》篇分别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诗句。这就是讥讽周幽王宠幸绝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废而亡国的真实故事。哲夫、哲妇,即明达、才智者。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意思是“智慧的丈夫为城,智慧的妇人坏城”。据唐代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中“褒城县”条下载:“褒国,在县东二百 步,褒姒之所出也。”褒国是褒姒的家乡。
    3.0 分 5 页 | 14.14 KB
  •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第l~12题是思想品德试题,第l3~24题是历史试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A.原始居民的生活B.商周的青铜文明C.春秋战国的纷争D.秦汉时期大一统题13图司母戊鼎14.现在流行的影视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史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
    3.0 分 4 页 | 511.5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