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教育专区 > 小学教育 > 语文 > 文档预览
5 页 2000 浏览 0 收藏 4.6分

摘要:“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伯牙鼓琴》为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其中一篇。本单元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涉及中外的艺术与文化,学习本单元时,应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同时将这种艺术之美化为笔下的文字,增强写作能力。《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知己之情令人动容。本文篇幅短小,只有短短的百余字,但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浅显易懂,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对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文本的人文内涵上不作过度挖掘,而是学生通过学习本文能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同时体会到友情的真正含义。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从知识储备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比较多的古诗,古诗与文言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初步形成了对文言文比较浅显的印象,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但是这种知识储备是不成体系的,且缺乏对文言文句式、语法等的理性认识,因而在理解文言文上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更加积极的引导。2、能力水平在能力水平上,六年级学生以及具备了初步自学的能力,能够通过反复朗读、查阅资料、对照注释疏通文本,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在小学前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大量记叙性的文章,因此在疏通文章之后,经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梳理文本的主要脉络,体会到文章中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深厚的情感。3、心理层面六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时期,大脑在不断发展完善,思维发展出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19-12-08 17:57:15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21文言文二则21伯牙鼓琴 21文言文二则鼓琴少选汤汤巍巍绝弦若 21文言文二则 21文言文二则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0 分 21 页 | 1.71 MB
  • 《伯牙断琴》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一、认读生词。二、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伯牙通过三年勤学苦练,音乐的真谛,但就是这样一位千心万苦学得技艺的人,在老师的指导下,领会了为什么要断琴呢? 请同学们自渎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2.学生自渎4.5段。3.指名交流。(师:为什么子期去世了泊牙就断琴呢?)引出“知音”4.什么是知音?生答。 二、精读品味,学习第4段。1.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从那里可看出伯牙与子期是知音?边读边划出相应的句子,在感受最深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师边巡视边指导方法,如一字一句的读,用心的读。
    4.6 分 4 页 | 87.00 KB
  • 《伯牙绝弦》课文简说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0 分 1 页 | 28.50 KB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论语阅读心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它主要讲述了人与人如何相处、如何勤奋学习、如何在社会上努力奋斗和如何孝敬父母的一本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学而第一“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 由此,我想到到了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故事。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是一对好朋友。管仲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常常偷鲍叔牙的钱,但鲍叔牙不但不记恨他,反倒对管仲更加友好。
    4.7 分 4 页 | 21.00 KB
  • .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神圣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种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实例来充实它。 教育启示:看了这段文字,让我联想到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常有这么一条情感价值与道德观,即德育目标,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就是让学生的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知道是怎样做是美的,怎样做是丑的, 在教学中,我们透过一篇篇或隽美或质朴或含蓄或奔放的文本让学生们、孩子们感受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打动他们的灵魂,震撼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最终思考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4.6 分 1 页 | 13.36 KB
  • 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伯牙绝弦图郑思肖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注】〔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工诗善画,宋亡后,凡有所求皆不作,渐绝诸侯。(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 (2分)(2)以哀景写哀情,(2分)借对满地斜阳的凄美的叹惋,来暗喻自己的心正像伯牙那难以言传的忠贞与苦痛。(2分)用语含蓄,用手之“闲”无聊,写出了伯牙破弦不复弹的孤寂与痛苦。 联系诗人在宋亡后坐卧不北向、画兰不画土的坚贞气节,同伯牙在子期死后毁琴绝弦的高尚情操一脉相通。诗人借图咏志,句句是写伯牙,句句又是写自己,象与意,妙合无。
    4.9 分 1 页 | 14.80 KB
  • 上海中文私教老师给你讲解中国古代一种乐器---古琴 早安汉语上海中文私教老师给你讲解中国古代一种乐器---古琴,著名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是一个音乐家。 早安汉语上海中文私教老师刘老师说,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音乐和礼仪规范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弹奏乐器是培养高贵品德的重要途径。据说孔子本人非常爱好演奏古琴,还能亲自谱曲。 早安汉语上海中文私教老师刘老师说,在中国古代,琴是文人的专用品,弹奏前要沐浴,弹奏时必须怀着肃穆宁静的心态,琴台上还必须燃上一炷香。
    4.8 分 5 页 | 628.50 KB
  • 后来,爸爸打听到在一个伯伯家有两架钢琴,于是我们就从那儿买了一架二手的钢琴回来(虽然是二手,但并没有用过哦)。 安装钢琴的那天是我最兴奋的日子,以前我只能在琴行羡慕,如今一架真实的钢琴就摆在我家客厅,我终于拥有属于自己的钢琴啦!在学钢琴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 愉快的是每天只要我认真练习了,妈妈都会奖励我零花钱,学琴时老师的表扬也令我心情舒畅;不愉快的就是自从学了钢琴,每天我都被要求在钢琴面前弹上一小时左右,对于贪玩的我来说,长时间坐着不动真不舒服。
    4.9 分 1 页 | 14.97 KB
  • 说话8、说英语9、参加;加入10、俱乐部;社团11、擅长于……12、讲述;告诉13、故事;小说14、写作,写字15、演出;表演v.展示;16、或者17、说话;谈话18、跟……说19、(中国)功夫20、鼓21 、敲鼓22、钢琴23、弹钢琴24、小提琴25、拉小提琴26、也;而且27、人;人们28、家,活动本部.adv到家;29、善于应付……的;对……有办法29、使成为;制造31、结交朋友32、在今天33、在某方面帮助 (某人)34、中心,中央35、周末36、(在)周末37、教,讲授38、音乐家七下1 Unit2Whattimedoyougotoschool1、向上2、起床;站起3、穿衣服n.连衣裙4、穿上衣服5、刷刷净
    3.0 分 12 页 | 106.50 KB
  • 古琴的历史和演奏穿越古今修身养性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
    4.9 分 1 页 | 12.5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