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x文档 严武的诗词《军城早秋》注释及赏析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 文档预览
6 页 607 浏览 12 收藏 4.7分

摘要:严武的诗词《军城早秋》注释及赏析《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释⑴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朔云:北方的云。⑵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朔:北方。边:边境。西山:指四川省西部的岷山。 ⑶更催:再次催促。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称为“飞将军”,这里指严武部下勇猛的将士。骄虏:指唐朝时入侵的吐蕃军队。⑷莫遣:不要让。沙场:战场。赏析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 “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2-07-02 23:16:15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严武:军城早秋【军城早秋】作者:严武原文: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释:1、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 2、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 翻译: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 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赏析:【军城早秋】载于【全唐】卷二六一。 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4.8 分 6 页 | 15.18 KB
  • 古诗诸将·韩公本意筑三城翻译赏析《诸将·韩公本意筑三城》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前言】《诸将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大历元年(766年)秋在夔州所作的政论体组诗。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却未根除,诗人痛感朝廷将帅平庸无能,故作诗以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境。 这五首诗指陈武将们的种种失误,旨在激励他们的爱国意识。第一、二首写吐蕃侵犯长安,发掘陵墓及借助回纥平定吐蕃,而回纥、吐蕃又连兵入寇,告诫诸将不应安享尊荣,放弃职守。【注释】⑸韩公:指张仁愿。
    5.0 分 5 页 | 17.54 KB
  • 诗词名句感谢你的阅读古诗风导:语《古诗风风唐》李·解落三峤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词名句感谢你的阅读注释、1解::能够。2、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3、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译文: 诗词名句感谢你的阅读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赏这倾斜。析首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3.0 分 3 页 | 17.11 KB
  • 古诗襄阳早秋寄岑侍郎翻译赏析《襄阳早秋寄岑侍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湜。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落叶惊衰鬓,清霜换旅衣。时来矜早达,事往觉前非。体道徒推理,防身终昧微。 【鉴赏】这首诗刻画了复杂的心理矛盾。诗中有对少年得志的反省,失不再来的感叹;又有对现状不满的苦闷,无人倾述的怅惘。作者刚到襄阳时的轻松和飘逸荡然无存。---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1
    4.6 分 1 页 | 15.29 KB
  • 题目切入,整体把握1.知题材——了解诗歌类别(田园、送别、边塞等)《插田歌(节选)》(19国Ⅲ)/《送王昌龄》(18浙)/《念奴娇.赤壁怀古》/《从军行》《春怨》2.知对象——把握诗歌描写对象(人、物、 事等)《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19浙)/《题许道宁画》(19国Ⅰ)/《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9京)/《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17国Ⅱ) 3.知背景——了解诗人及其生存的社会与政治背景《秋兴》陆游(17 苏)/《送子由使契丹》(诗后有“莫道中朝第一人”注释)(17国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4.知情感(基调)——抓住情感词,了解情感的基调《太湖恬亭》(17津)/《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
    3.0 分 20 页 | 280.50 KB
  • 诗词赏析达标训练一.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请你赏析本诗前两句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3.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分)答: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理由(4分)四、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0 分 2 页 | 18.53 KB
  • 《从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王昌龄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1、关城:指边关的守城2、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3、表:上表,上书4、掩尘骨: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龙荒:荒原【翻译】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 【鉴赏】第三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3.0 分 4 页 | 13.71 KB
  • 古诗早秋赠裴十七仲堪翻译赏析《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前言】《早秋赠裴十七仲堪》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表达了作者对后辈友人的赞美及鼓励关怀的情感。【注释】⑴南星变大火:“南星”,谓南方之星也。“大火”,星宿名。即心宿二。 《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郭璞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王琦注:“南星,南方之星也。大火,心星也。初昏之时,大火见南方,1 于时为夏。若转而西流,则为秋矣。”
    4.9 分 5 页 | 18.12 KB
  • 早发剡中石城寺赵嘏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D.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2.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3.0 分 6 页 | 14.30 KB
  • 语文诗词翻译-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 对婉转鸣唱。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注释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3.0 分 5 页 | 14.04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