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x文档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高中阅读)

教育专区 > 高中教育 > 高中作文 > 文档预览
8 页 1090 浏览 7 收藏 4.7分

摘要: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①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他所理想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②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他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必经理性辨析而后定。其间就隐含了 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黄宗羲曾痛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要学贵独创,学贵自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黄宗羲 反对“以水济水”,正是倡导以他平他的异质共存,他希望学校是实践、捍卫这一精神的场所;换句话说,他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力。③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19-06-07 04:08:31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培优练习9.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 这主要体现了()A.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B.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C.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D.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10.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1629—1683)在阐发《春秋》大义时特别强调 “华夷之分”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11.明清之际,“蕺山学派”的刘宗周等从理、欲协调角度。
    3.0 分 4 页 | 16.36 KB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基础练习1.“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 他生活在()A.北宋B.南宋C.明代D.清代2.以下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属于顾炎武思想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下为主,君为客”D. “凡为帝王皆贼也”3.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说教,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4.黄宗羲认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为天下之大害者
    3.0 分 9 页 | 20.37 KB
  • 清代作家简介(徐昭辰整理)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亡改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顾炎武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学者兼诗人。 提倡“经世致用”有关民生之实际学问,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诗学杜甫。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著作。 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是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关心天下安危,以学术经世,强调诗写现实。“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
    4.8 分 16 页 | 46.50 KB
  • 硬笔字帖王羲之硬笔字帖王羲之_王羲之行书字帖王羲之行书字帖-唐《冯摹兰亭序》(超高清)2012-5-3010:55|发布者:书法屋|查看:18582|评论:290|原作者:wzhjknne摘要: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超高清)冯承素: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直弘文馆为招书人。 唐太宗曾出王羲之《乐毅论》真...王羲之行书字帖-唐《冯摹兰亭序》(超高清)《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3.0 分 28 页 | 26.50 KB
  • 曹景宗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 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 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3.0 分 6 页 | 20.10 KB
  • 伏羲作“易”,一向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又被新道家列为“三玄”之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哲学品格。 在伏羲“八卦”基础上演绎而成的《易》不仅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各个学科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正如国学大师、新儒家开山祖师熊十力所言:“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宝藏。”
    4.9 分 2 页 | 28.50 KB
  • 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份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3.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A.道德修养B.君主专制C.科学真理D.经世致用4.宋代理学兴起.标志着儒学发展到了新高度。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程颢B.程颐C.朱熹D.陆九渊5.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3.0 分 7 页 | 19.39 KB
  • 文言文阅读资料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停止)。仁宗皇帝,名为朱高炽,是明成祖的长子。 年幼时端庄稳重沉静,喜欢学习,跟随儒臣研究讨论不止。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检阅)卫士,还独后。 太祖曾经命令他与秦、晋、周三位世子分别检阅卫士,唯独他落后回来。问他,他回答说:“早上很寒冷,等吃了早饭然后才检阅,所以落后。”太祖又曾问他:“尧、汤时发生水旱之灾,百姓依仗什么?”
    4.8 分 6 页 | 29.84 KB
  • 儒家安身立命之道“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成语,出自禅宗。《景德传灯录》有这样的记载: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然而“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则出自儒家。 孔子在《论语》中,已谈到“安”。宰我觉得守丧三年太长了,孔子申斥宰我“不仁”,丧礼之所以规定守丧三年,理由就在于一个“安”字。“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 阳货》)“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神的安顿。《论语》也谈到“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 践联系在一起。
    3.0 分 8 页 | 15.05 KB
  • 文言文阅读苏州期初调研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周云渊先生传黄宗羲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邃于易历。 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毗陵唐顺之慨然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卒官不果。 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莫不各有成书,发前人所未发。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3.0 分 28 页 | 87.0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