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x文档 赋得暮雨送李胄(高中诗词阅读)

教育专区 > 高中教育 > 高中作文 > 文档预览
2 页 1407 浏览 4 收藏 4.9分

摘要: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首联写送别之地,紧扣“雨”“暮”的主题。B.“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出一个细雨笼罩的朦胧浪漫场面。C.诗中的雨虽是微雨却下得细密,以致船帆涨满,鸟儿飞缓。D.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意境开阔渺远。E.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2.诗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6分)答案解析1.BEB项非“浪漫的场面”而是凄清沉重的。E项尾联为“直抒胸臆”。 2.“迟”、“重”二字用意精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表现出离别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更为诗歌增添音韵美,是感情更加缠绵浓重。作者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渲染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写照。(每点3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8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赋得暮雨送李胄(高中诗词阅读) 第 1 页 赋得暮雨送李胄(高中诗词阅读) 第 2 页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19-05-26 07:02:17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赋得暮雨送李胄[注]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应是诗人的朋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照应题目,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时的天气,渲染出凝重沉郁的气氛。 B.颈联暗示了李胄的东去,“海门深不见”的“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深不见”指海门水深而不见底;“浦树远含滋”指远处两岸的树笼罩在细雨中。“深”和“远”渲染出迷蒙暗淡的景色。
    3.0 分 4 页 | 14.10 KB
  • 送梓州①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②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注】①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 1.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C.尾联以文翁来反衬李使君,用典贴切,并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D.这首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
    3.0 分 2 页 | 14.40 KB
  • 风雨中诵潘邠老①诗(宋)韩淲②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③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④。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潘邠(bīn)老:传北宋诗人潘大临,字邠老,其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名闻遐迩。后世多有借此句续诗成篇者。②韩淲(biāo):南宋诗人,有高节,从仕不久即归乡,作此诗时年约40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重阳节前登吴山,正逢风雨,前人的诗意与自己眼前的景象恰相吻合,于是即景生情,落笔成章,虽直引前人成句入诗,但妙合无垠,别成佳作。
    3.0 分 5 页 | 24.17 KB
  •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的心情。(2分) 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6分)答案解析1.(2分)久留(逗留)依依不舍2.(6分)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3.0 分 2 页 | 13.30 KB
  • 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翰边塞诗出塞.王昌龄塞下曲.卢纶咏柳.贺知章春晓.孟浩然绝句两首.杜甫春夜喜雨.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杜甫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韩愈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春春日.朱熹游园不值.叶绍翁乡村四月 .翁卷村居.高鼎江南春.杜牧小池.杨万里所见.袁牧山行.杜牧夏秋景乐府民歌忆江南.白居易北朝民歌江南江南春.杜牧汉乐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江南长歌行敕勒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赠汪伦.李白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题西林壁.苏轼送别诗浮动主题别董大.高适望庐山瀑布.李白景物景色早发白帝城.李白望天门山.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赋得古原草离别.白居易必备古诗一年级翘楚净慈寺送林子方
    3.0 分 1 页 | 145.81 KB
  • 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江天暮雪陈孚天将暮,雪乱舞,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半梅花半飘柳絮。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江上晚来堪画处,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钓鱼人一蓑归去。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诗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点染了幽深的色彩,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陈诗“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雪的影响;“不记”二字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C.陈诗尾联活现出一个顺适环境的渔翁形象,这与柳宗元《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不同。
    3.0 分 7 页 | 14.62 KB
  •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1.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
    3.0 分 6 页 | 16.06 KB
  • 描写风的诗词导语:风,似小桥流水般温柔,溪流入心扉;风,如母亲耳边的叮咛,窸窣回响在耳畔。下面就跟着小编来欣赏一下诗人是如何描写风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李白《送祁昂滴巴中》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9 分 5 页 | 20.01 KB
  • 注:鸣沙,北魏至宋、西夏县名,治今中宁县鸣沙镇。1.在《鸣沙过雁》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雁的?请简要分析2.两首诗通过“雁”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无名氏的诗通过雁的鸣叫联想到征人艰苦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对征人的悲悯情怀。王诗则借春雁在春天来时由南方飞回家乡,来表达了自己不愿留在温暖舒适的他乡、想要返回家乡的急切心情。
    3.0 分 2 页 | 13.44 KB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奉使道中作”为题,点明了此诗是诗人出使途中所作,同时暗示了诗歌表达羁旅之思的主题。 B.前四句实写还在梦中,角声惊梦催行,“怨”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行人在旅途中的无奈。C.“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用典,化用《庄子·马蹄》中“马蹄可以践霜雪”,写出了途中行路的艰难。D. 2.全诗虽然写思乡之苦,行路之难,但是格调并不显得低沉。请从情感方面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0 分 5 页 | 14.3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